簡評柯文哲的支持者
柯文哲的支持者來自反對傳統藍綠建制派的全球化青年,如果柯文哲做了國民黨的副總統,很多人就不會投票支持他,這也是他最後決定自己出來選的根本原因。柯文哲只有在以能做總統候選人的前提下,才會同意藍白合。
而總統候選人決定權交給民調專家,而非政治家,就是實際分裂的耶路撒冷式解決,專家從來沒有這個本事解決問題,他們給出的結果是沒法讓政治家滿意的。
民眾黨的牌是徹底反建制,國民黨是老建制派或徹底建制派,民進黨是新建制派或半建制派,民眾黨如果反建制不徹底,青年票就全沒了,老年票是本來就沒有的東西。
如果幫助「徹底建制派」去打擊「半建制派」,而且自己還是副手,那就不只選輸,還會亡黨。柯文哲的選民跟遠古邪惡的選民一樣純屬泡沫聯結,爽則合,不爽則當場反目。既不能像國民黨一樣給他們飯碗,又不能像共產黨一樣槍斃他們,怎能經得起這一齣侯正柯副。
民眾黨的背後主力是四十歲以下的大城市青年,約等於全球化時代西海岸大城市的民主黨票倉,他們不像四十歲以上的選民一樣藍綠壁壘分明,而是無論出身如何,行為模式都差別不大的全球化人。
黃珊珊、高虹安都屬於這個高學歷低生育的族群,他們跟洛杉磯的高薪華人白領精神相通,封建性弱,易動難安,自以為代表未來,但長遠看來有強烈的自我滅絕性。他們是易於統戰的,而承擔戰爭風險和任何風險的能力都很低。
他們的存在增加了戰爭爆發的可能性。